养老院的护理人员和老人们一起为陈婆婆庆祝百岁生日。
陈颖芝陪陈婆婆聊天。
今年74岁的谭家敏没有想到,十年前自己的一个无心举动,在今天会被传为佳话。2011年,正在开办养老院的谭家敏听说有一位失明老人流落街头,于是主动提出接老人来到养老院吃住,没想到,当时已经90岁的陈银婆婆在养老院住得十分舒坦,这一住就是十年,从九旬老人变成了百岁老人。
十年间,谭家敏待陈婆婆如同母亲一般,每天都会对老人嘘寒问暖。如今她的女儿杨展云也加入了照顾陈婆婆的行列,不仅经常向老人问好,还经常做老人爱吃的饭菜,并且每年为老人过生日,办寿宴。“她们待我真的像亲闺女一样亲?!弊蛉?,在广州市越秀区大塘街颐老院,说起自己这十年的幸福生活,陈婆婆笑得合不拢嘴。谭家敏表示,只要老人在这里生活得舒适,她就觉得很开心?!拔叶嗔艘桓雎杪?,养老院多了一个百岁福星,也是我们的福气。我们也希望她健康长寿?!碧芳颐舾嫠呒钦?,将来还会像对待母亲一样照顾陈婆婆,并为她养老送终。
十年前结缘
她的决定让老人迎来新生
陈婆婆与谭家敏的养老院结缘,要追溯到10年前。2011年5月的一天,下着小雨。广州的一名视障人士高伟雄行走在海珠区南田路的一个巷子口,他用眼睛微弱的视力,察觉到地上有一个人在动。原来,是衣衫褴褛的陈婆婆在路口向他求助。
高伟雄回忆,当时陈婆婆因为白内障,双目几乎失明。她说,每天回家时会经过一个光滑的墙壁,自己要扶着墙壁才能摸回家。但高伟雄把附近找了个遍,也没发现光滑的墙壁。后来他在巷口发现一家药店,门口有一个玻璃柜?!八档墓饣那奖谄涫凳且┑甑牟AЧ瘛!?/p>
高伟雄扶着陈婆婆回家才发现,老人生活的条件十分简陋,她和儿子挤在一间20平方米的小房子中,里面阴暗潮湿,婆婆每天回家要扶着一个只有几十厘米宽的楼梯上去。
在和陈婆婆攀谈时高伟雄了解到,老人家每天主要靠在路边拾废品为生,但老人双目失明,所以十分危险。而老人的儿子又患上了鼻咽癌,当时刚好在医院化疗,他平时的工作是一名司机,而化疗之后精神状况并不好?!暗笔背缕牌乓丫?0岁了,她的邻居跟我说,老人的儿子无暇照顾,如果能为老人找到一个有人照顾的养老院就好了?!备呶靶劭妓拇ξ缕牌叛罢铱梢园采淼淖〈Α?/p>
广东狮子会粤心服务队了解到陈婆婆的情况后,积极联系了医院,并筹资2万元帮助其治疗白内障,在医生的帮助下,陈婆婆几乎失明的双眼又重见光明。那一刻,老人激动得握着医生和志愿者的手,热泪盈眶。
当时,越秀区大塘颐老院院长谭家敏得知这一消息后,主动提出要将陈婆婆接到养老院来颐养天年,并免除她入驻的一切费用,她愿意住多久就住多久。至今回忆起当年这个决定,谭家敏觉得自己只是遵从内心?!暗笔蔽也⒚挥卸嘞?,我的养老院刚好有床位,老人家过来住只不过是添双碗筷,只要她在这里住得惯,这是我的福气。”
母女接力照顾
老人生活“跟蜜糖一样甜”
陈婆婆到了谭家敏的养老院后,住得十分舒心。老人逢人便说,自己“捡了个女儿”?!罢饫锊唤龌锸澈茫刻旎褂谢すふ樟衔业囊称鹁?,没事的时候我还可以在大厅里看电视。最主要的是,遇到头疼发热的时候,这里的医生们可以及时帮忙治疗。跟以前相比,现在的生活真的是跟蜜糖一样甜?!?/p>
谭家敏对陈婆婆也像对母亲一样细致入微。考虑到老人入住时已经90岁,谭家敏格外注重老人的伙食,因为陈婆婆之前常年营养不良,养老院为她专门定制了营养餐,并且每天都有热牛奶喝,蔬菜、肉类、辅食营养搭配,老人的身体很快就复原了。住进养老院两个月后,体重就增加了两斤。随后,陈婆婆在颐老院过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生日。“以前家里穷,我都不过生日,也没吃过生日蛋糕。这下有福气了。”在自己90岁生日当天,陈婆婆吃着蛋糕,看着一屋的“孙子孙女”,满眼泪花。
谭家敏知道老人喜欢热闹。此后,每年老人过生日,她都会精心为老人组织生日派对,买来老人爱吃的蛋糕,并叫上整个养老院的老人一起为陈婆婆庆祝生日。后来,志愿者们知道了这个消息,每年陈婆婆过生日时志愿者们也会一起过来看望老人,陪她聊天,为她带来营养品。
这些年来,谭家敏的岁数逐渐大了,她今年已经74岁,她的女儿杨展云也加入到养老院的日常运营中来,照料陈婆婆的重任也落到了女儿的肩头。每次到养老院,杨展云都会陪陈婆婆聊天,仔细询问老人家的身体状况。杨展云表示,家有一老如有一宝,陈婆婆在颐老院安享晚年,是颐老院的福气。
老婆婆善解人意
是养老院的“开心果”
如今,负责照料老人饮食起居的是大塘街颐老院负责人陈颖芝。她告诉记者,陈婆婆如今除了血压有点高,身体一直很好,生活可以完全自理。并且,老人性格开朗,很少为什么事情生气。
陈婆婆告诉记者,自己老家是广东花县(现广州花都区)。老人说,因为家里贫穷,开始过生日也是2011年自己被送到养老院之后才有的事。
陈婆婆如今的一大爱好,是跟养老院的老人们聊天,讲述自己年轻时的故事?!俺缕牌啪褪俏颐茄显旱母P呛涂墓?,大家都很喜欢她?!背掠敝ジ嫠呒钦?,今年4月,老人在去浴室的路上摔了一跤,导致左肩部和腿部骨折。当晚10时许,陈颖芝和另外一名护工背着陈婆婆去广州市正骨医院就医,因为老人年事已高,医院建议她保守治疗,因为陈婆婆岁数大了,可能恢复效果没那么快,但没想到,老人恢复效果好得惊人。
陈婆婆很善解人意,记者询问她喜欢吃什么东西,她一直不肯说?!八P乃盗四慊崧蚋?,她不想麻烦别人?!币慌缘某掠敝バψ沤樯?,陈婆婆平时喜欢吃甜食,比如蛋糕,她还喜欢喝牛奶,此外一些粤式糕点、广式早茶里的小吃,老人都很喜欢吃。但因为老人有高血压,护工们也不敢让他吃太多甜食。
要为老人养老送终
“老寿星在这里是我的福气”
谭家敏是广州最早一批开办养老院的人。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,她便在越秀区民政部门的支持下开起了养老院。在收留陈婆婆之前,谭家敏很早就有收留照顾困难老人的先例。在20世纪80年代,谭家敏曾是一家幼儿园的负责人,当时她听说有一些孤寡老人生活有困难,其子女又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,她就主动提出将这些老人接过来幼儿园,腾出几间房给老人住,并为他们提供食宿?!暗笔钡脑叫闱裾指涸鹑酥懒苏馐潞笳业轿遥ㄒ槲野煲患已显??!?/p>
后来,在越秀区民政局的支持下,谭家敏在东风中路南侧选中了一块空地作为养老院的场地。她坦言,在20世纪90年代初没有养老院的概念,老人基本上是在家中由子女照顾养老??煅显憾院芏嗌缜此刀际恰巴粪⑻馈?。
谭家敏说,当时人们的观念还比较传统,认为养老院开在小区经?;嵊芯然こ党鋈耄苑炊运蜒显嚎谛∏坏搅私裉欤阒莸难显汉芏喽挤植荚诰用袂芪?,大家都已经觉得很习惯。为了赢得街坊们的更多支持,谭家敏经常让养老院的医务室免费为社区居民义诊,遇到社区居民有什么困难时,他们也会主动帮忙,久而久之,养老院和周围的居民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。如今,大塘街颐老院已经开办了20多年,一直在现址没有更换过。
陈婆婆表示,在这里生活久了,他和很多老人成了好朋友?!拔艺媸翘以肆?。大家对我都这么好,给我买好吃的,还陪我聊天。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们。尤其是家敏她们,更是把我当成母亲一样。我真的太感激了。”
对于陈婆婆的感激之情,谭家敏表示,只要老人在这里住得舒心,她就感到特别开心?!袄鲜傩窃谡饫镒∈俏业母F蚁M鲜傩墙】党な伲刻於夹诔??。”谭家敏说,照顾老人的任务还会延续下去,她要为老人家养老送终。
文、图/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
联系我们:52 78 229 @qq.com
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.zqxzxtyq.cn 豫ICP备17019456号-13